服务热线:0898-0898089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竞技宝JJB新闻资讯
N竞技宝JJB新闻资讯

竞技宝JJb新洋丰(000902):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发布时间:2023-06-18 12:46:36 | 浏览:

  按照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洋丰转债”、本次债券)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本评级机构根据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洋丰”,该公司,公司)提供的经审计的 2022年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的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数据,对新洋丰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及相关风险进行了动态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因素,进行了定期跟踪评级。

  该公司于 2021年 01月 12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证监许可【2021】20号),于 2021年 03月 25日公开发行了总额为 10.00亿元、期限为 6年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第一年 0.30%、第二年0.50%、第三年 1.00%、第四年 1.50%、第五年 1.80%、第六年 2.00%。本次债券的转换标的为公司 A股股票(000902.SZ),转股期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可转债到期日止(2021年10月 08日至 2027年 03月 24日),初始转股价格为 20.13元/股;2023年 05月 16日,因向股东分配利润,公司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的相关规定将转股价格调整为 17.38元/股。

  除该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外,该公司无存续债券。截至 2023年 3月末,可转债累计转股金额 6.21万元,尚未转股金额 99,993.79万元,转股进度较慢。目前公司股价低于转股价,若后续公司股票价格走势持续低迷或本次债券持有人的投资偏好等原因导致剩余债券到期未能实现转股,公司须对未转股部分偿还本息,将会相应增加公司的债务负担。

  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 9.91亿元全部用于该公司年产 30万吨合成氨技改项目。公司荆门基地 30万吨/年合成氨技改项目已于 2020年 3月启动,计划投资 15亿元,将原有 15万吨/年设备扩建至 30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 2年。截至 2022年末,公司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 9.97亿元(2022年投入 2.78亿元),募集资金及利息收入已全部使用,该项目于 2022年 9月建成投产。2022年公司合成氨产量为 13.26万吨,自给率为 32.31%。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呈温和复苏态势;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景气度在服务业的拉动下有所回升,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美欧经济增长的疲弱预期未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低迷且不稳。美联储、欧洲央行加息导致银行业风险暴露,政府的快速救助行动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压力,但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并未完全消除;美欧货币政策紧缩下,美元、欧元的供给持续回落,对全球流动性环境、外债压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带来挑战。大国博弈背景下的贸易限制与保护不利于全球贸易发展,俄乌军事冲突的演变尚不明确,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又一重大不确定性。

  我国经济总体呈温和复苏态势。就业压力有待进一步缓解,消费者物价指数小幅上涨。工业中采矿业的生产与盈利增长明显放缓;除电气机械及器材、烟草制品等少部分制造业外,大多数制造业生产及经营绩效持续承压,且高技术制造业的表现自有数据以来首次弱于行业平均水平;公用事业中电力行业盈利状况继续改善。消费快速改善,其中餐饮消费显著回暖,除汽车、家电和通讯器材外的商品零售普遍增长;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延续中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在政策扶持下明显收窄;剔除汇率因素后的出口仍偏弱。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取得新的进展,实际有效汇率稳中略升,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证券资产的持有规模重回增长,人民币的基本面基础较为坚实。

  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创新能力、坚持扩大内需、推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局面的长期政策部署;短期内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仍较大,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支持。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项债靠前发行,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央行实行精准有力的稳健货币政策,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大变革,有利于金融业的统一监管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的构建,对金融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2023年,随着各类促消费政策和稳地产政策逐步显效,我国经济将恢复性增长:高频小额商品消费以及服务消费将拉动消费进一步恢复;基建投资表现平稳,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房地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出口在外需放缓影响下呈现疲态,或将对工业生产形成拖累。从中长期看,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2022年以来全球国际局势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使得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粮食储备,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另一方面,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能耗双控减产影响,化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政策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继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保障化肥的稳定供应,出口政策的趋严或将抑制出口量的增长,在严格的环保政策下,低效产能有望进一步退出,化肥企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化肥行业是关系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性行业。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0-2022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 17.52亿亩、17.64亿亩和 17.75亿亩,全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 66,949万吨、68,285万吨和 68,653万吨。2016-2020年,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在国家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政策倡导下,化肥总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以来,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下游经销商备货积极性提高,种植产业链景气度明显回暖,2021年美国、巴西等农业大国遇到罕见的干旱灾情,2022年 2月起的俄乌冲突波及到全球粮食市场,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受此影响国内玉米、大豆、小麦等大部分农作物价格持续波动上涨。粮价上涨行情对化肥行业消费有很强的支撑和拉动作用,2021年和 2022年化肥总产量均小幅上升。2022年全国化肥总产量(折纯)为 5,471.9万吨,同比增加 25.9万吨。

  进出口方面,2022年以来受国际部分地区局势紧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粮食安全政策及通货膨胀等影响,全球化肥供给量下降,肥价持续走高,但是我国化肥出口量有所下降。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口化肥 2,486万吨,同比下降 24.6%;出口金额 114.70亿美元,同比小幅减少 1.6%。由于我国钾肥受矿资源等因素影响,产量仍处于偏低水平,需要通过稳定进口,保障用肥安全,故我国进口化肥以氯化钾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因海外部分地区紧张局势影响,部分肥料国际供应减少,我国化肥进口数量有所下降,2022年进口肥料 894万吨,同比减少 1.7%,进口金 额 49.14亿美元,同比增长 79.7%。 磷肥行业 磷肥是以磷矿石为原料生产的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磷肥按磷元素含量高低通常分为低浓 度和高浓度磷肥。目前磷肥主要为以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为代表的高浓度磷肥。我 国磷肥行业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大部分装置的设计和生产实现了国产化,磷矿采 选、副产品回收和磷石膏处理等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磷肥行业经历供给侧改革与环保整治,部分落后产能得以出清,但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仍 仅为 64%。随着《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政策 实施,我国磷肥供给将继续收缩。近年来随着落后产能进一步出清,国内磷肥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根 据百川盈孚统计,2023年 5月末前 4大磷酸一铵生产商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 29%,其中公司磷酸一铵 产能占比 9%,位居全国第二,湖北祥云集团产能最大,占比 10%;磷酸二铵行业前 10大企业产能占 比超过 90%,前 5大企业产能占比 74%。其中,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产能最大,占比 22%,贵州 开磷集团次之,占比 17%。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磷酸一铵产量(实物量)为 1,018.89万吨,同比减少 18.01%; 出口量为 194.67万吨,同比大幅减少 48.58%。同期,磷酸二胺产量为 1,258.66万吨,同比减少 7.07%; 出口量为 357.91万吨,同比减少 42.80%。总体看,2022年我国磷肥出口量大幅减少,产量有所下降。 价格方面, 2021年国际国内磷肥需求均较为强劲,而国外受停工停产影响磷肥供应减少,加之上 游磷矿石及硫磺价格上涨,2021年前三季度磷肥价格大幅攀升,9月末磷酸一铵价格涨至 3,345元/吨, 磷酸二铵价格涨至 3,550元/吨。但四季度随着国家“保供稳价”、“出口法检”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下 游复合肥企业需求减弱,磷酸一铵价格下行,磷酸二铵价格相对平稳。2022年上半年俄乌冲突导致国 际磷肥供应缩紧,国际磷肥价格上涨带动国内价格,另外受春季农耕与粮食储备下游需求上升等因素 综合影响,磷肥产品价格大幅上扬,6月末磷酸一铵价格涨至 4,690元/吨,磷酸二铵价格涨至 4,250元 /吨。下半年则随着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走弱,化肥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快速下跌,导致磷酸一铵和 磷酸二铵价格在 2022年末分别跌至 2,489元/吨和 3,772元/吨。2023年第一季度,随着国内外磷肥供 给趋于稳定,磷酸一铵与磷酸二铵价格逐渐恢复至正常波动水平。 图表 2. 2018年以来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价格走势(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Wind资讯

  磷肥生产主要原料为磷矿石和硫磺,其中磷矿石占磷复肥生产成本 30%左右。我国磷矿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 176亿吨,居世界第 3,仅次于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但我国磷矿石资源分布不均衡,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安徽五省的磷矿资源储量合计约占全国 81%,其中湖北省 磷矿石储量占比为 29.4%,位居全国第一。我国磷矿石资源品位不高,已探明磷矿储量中,磷含量大于 30%的富矿资源约 16.6 亿吨,约占总储量的 9.43%,集中于云南及贵州。我国磷矿石平均品位为 17%, 低品位磷矿石需经洗选富集后才能满足下游磷化工行业生产需求,加之磷矿资源普遍埋藏较深,开采 难度大,采选成本高。在环保限产和“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双重压力下,2020年我国磷矿产量为 8,893.3万吨,同比下滑 4.7%。2021年价格景气度提升带动磷矿石开采量回升,全年磷矿石产量为 10,289.9万吨,同比增长 13.8%。2022年我国磷矿产量为 10,474.50万吨,同比微升 0.7%。 复合肥行业 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及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主要原料为氮肥、磷肥和钾肥,原料成本约占复合 肥成本的 70%-85%。根据下游农作物所需养料成分不同,复合肥企业生产不同元素含量的产品,包括 硝基复合肥、尿基复合肥、氯基复合肥、硫基复合肥等。由于复合肥领域资金和技术进入门槛低,我国 复合肥行业存在企业众多、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具体来看,根据智研咨询最新数据显示, 我国复合肥总产能约为 17,000万吨,产能分散在大约千家企业,其中大多为 1-5万吨产能的小型企业, 年产 100万吨(含)以上企业 44家,年产能超过 300万吨的仅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 称“金正大”)、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史丹利”)、新洋丰、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简称“成都新都”)和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北鄂中”)五家。生产方面,目前 我国复合肥总产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然而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效益分化严重,金正大、新洋丰、史 丹利等一线大厂产能利用率可达到 70%以上,小企业开工率很低,经营困难。复合肥行业拥有资源、 规模及技术优势的企业抵御利润收缩的能力较强,而装置设备落后、环保不达标、规模无优势的老旧 产能正加速退出市场。 从种植效益来看,经济作物的亩均利润远高于大田作物。相应地,经济作物的亩均化肥消费金额 也远高于大田作物。而且,近些年来蔬菜与水果的种植面积略有增加。2010-2021年,我国蔬菜种植面 积由 2.61亿亩增至 3.30亿亩,果园面积由 1.60亿亩增至 1.92亿亩,参照蔬菜和苹果的亩均化肥使用 量,则我国经济作物复合肥市场的潜在规模在 2000亿元之上。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预测,2021— 2025年中国新型复合肥市场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 10%以上。 图表 3. 2018年以来全国硫基复合肥和氯基复合肥产品市场均价(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价格方面,复合肥价格波动趋势与单质肥基本一致, 2021年前三季度,主要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支撑下,复合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截至 9月末硫基复合肥和氯基复合肥价格分别较年初上涨 42.87%和 51.37%至 3,216元/吨和 3,042元/吨,四季度受下游需求减弱影响价格小幅下滑。2022年上半年受俄乌冲突影响,国际肥料价格上涨向国内传导,同时正值春耕备肥下游需求旺盛,复合肥价格进一步上涨,6月末硫基复合肥和氯基复合肥分别涨至 4,180元/吨和 3,960元/吨。下半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复合肥价格亦持续下跌,2022年末硫基复合肥和氯基复合肥市场均价下降至 3,330元/吨和3,110元/吨,但是仍较上年末分别增长 3.64%和 2.34%。2023年第一季度复合肥原材料供应充足,两种复合肥价格继续保持下跌趋势。

  原材料方面,复合肥原料主要包括硫酸、氯化钾(钾肥)、尿素(氮肥)等。2022年上半年,受下游需求回暖、煤炭、油气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支撑下,尿素、氯化钾和硫酸价格均有较大涨幅。其中,尿素价格在 6月中旬达到峰值 3,187.40元/吨,较年初上涨 27.88%;国产氯化钾价格在 7月中旬达到峰值3,992.00元/吨,较年初上涨 23.32%;硫酸(98%)价格在 6月底达到最高 932.50元/吨,较年初上涨85.38%。下半年则随着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走弱,尿素、氯化钾和硫酸价格波动下跌。2023年第一季度随着俄国局势的逐步缓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钾肥恢复供应,导致国际钾肥供应充足、钾肥价格不断下行。但长期来看,目前钾肥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未来仍存较大的下滑空间。同时由于钾肥行业集中度较高,优质资源均掌握在寡头手中,因此替代性较弱。此外,收紧的出口政策以及低位的国际市场价格导致国内的尿素在现阶段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均价呈现下行趋势。

  “十四五”期间,我国继续提出要深入实施化肥减量行动。2022年 11月农业农村部制定和印发了《到 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指出到 2025年通过科学合理施肥,进一步减少农用化肥的施用总量。同时进一步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量、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和化肥利用率。由于化肥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化肥行业政策核心是以调控市场供需和保障农业平稳发展为主。2021年 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这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各省市亦在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农药化肥提出相关内容。北京在规划中提到,遏制新增土壤污染,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全国建立废旧农膜和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到 2025 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上海在规划中提到,推进生态循环绿色农业发展,加快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推行种养结合等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模式,到 2025 年农田化肥总施用量下降 9%;安徽在规划中提到,加大生物农药、有机肥等绿色投入品研发力度,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等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湖北在规划中提出,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方式,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大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总的来看,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对化肥使用量继续实施减量增效行动。

  出口政策方面,2020年 11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 2020年第 54号),自 2020年 12月 1日起,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中符十位商品编码。其中,涉及化肥类货物共 30 个编码,24 种化肥恢复为允许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6 种含有硝酸铵成分的化肥恢复为允许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但仍禁止加工贸易方式进口。该政策层面对化肥市场管制稍有缓解,有利于我国化肥制造行业的出口,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海关总署于2021年 10月发布第 81号《海关总署关于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的公告》,对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进行调整,自 2021年 10月 15日起,对涉及出口化肥的 29个 10位海关商品编号增设海关监管条件“B”,海关对相关商品实施出口商品检验,包括肥料用氯化铵、尿素、硝酸铵、氯化钾、硫酸钾、磷酸氢二铵、含磷、钾两种元素的肥料等。其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出口化肥还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相关监管规定实施出口化学品检验及出口危险化学品包装检验。该条例的出台将一定程度制约肥料产品的出口,未来价格将主要依靠国内供需来调节。

  环保方面,国家发改委于 2021年 9 月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严格制定各省能源双控指标,国家层面预留一定指标竞技宝JJb,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完善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在农药化肥产品中,合成氨生产的综合能耗较为突出,根据《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加强合成氨企业能耗水平的监管,未来合成氨行业将以原产线扩产和新旧产能置换为主。

  在环保压力下,为改善土壤环境,加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各级政府大力鼓励有机肥施用,并陆续制定有机肥补贴政策。对全国试点地区购买商品有机肥每亩施用量达到 250公斤的,每亩给予补贴 100元,即每吨补贴 400元。在鼓励有机肥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预计我国有机肥销售规模将近千亿。有机肥销售规模的逐步增长,对传统化肥行业的使用产生挤出效应。

  在行业税收方面,我国全面取消化肥产品出口关税,并降低进口关税。在进口关税方面,2023年1月 1日起,对氯化钾、硫酸钾等钾肥实施零关税,尿素、复合肥、磷酸氢铵 3 种化肥的配额税率继续实施 1%的暂定税率。钾肥进口关税调整,预计将加强钾肥资源供应能力。在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方面,我国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持续保持在 1,365万吨。其中,尿素 330万吨、磷酸二铵 690万吨、复合肥 345万吨。

  整体而言,“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对化肥使用量继续实施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化肥生产要素保障,大力推进有机肥施用。在能耗双控背景下,我国化肥部分产品由于能耗较高面临限产,供给端收缩导致产品价格有所上涨。近年来我国农药化肥通过出口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形成一定成效,但 2021 年 10 月起国家对部分化肥产品实施出口商品检验,出口政策加严将一定程度制约肥料产品的出口。

  近年来,随着大宗原材料的大幅波动,落后中小产能难以为继,在成本、技术、品牌、服务和经销商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显著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但是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严重,未来业内具备产业链与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获得其在成本控制与议价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业内个体企业在经营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规模、行业地位、环保/节能水平、业务/产品多样性及原材料保障程度和成本转嫁能力。(1)经营规模越大,规模效应越明显,越有利于企业在产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中获得优势,也越有利于其进行横向并购扩张;同时,规模上的优势往往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2)行业地位则体现在市场占有率、成长性和品牌效应方面。(3)由于化肥行业是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愈加重视,相关政策的提出将促使企业加大在环保节能领域的投入,也会影响企业的开工率。(4)产品多样性是指化肥产品种类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复合肥行业研发投入较大,缓控释肥和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市场前景好,利润空间大;另外化肥企业多数还从事相应的化工产品生产,从事相应化工产品生产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分散单一产品的经营风险、提高原料和设备的使用效率。(5)核心原料的获取能力是化肥企业稳定及扩大经营的关键性要素,也将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及盈利水平。随着政策不断推进、节能环保投入规模不断增加,拥有丰富产品、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农业配套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化肥企业将引领行业实现新突破,也将带动化肥行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实现延展。

  图表 7. 行业内核心样本企业 2022年(末)基本数据概览(单位:亿元、%)

  宏观行情方面,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内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粮食重要性日益凸显等宏观背景的不稳定,使得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粮食储备,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同时,随着环保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三磷整治”等供给侧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落后中小产能的退出有利于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善。

  2020年 11月 27日,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七届七次理事会研究确定磷复肥行业“十四五”发展思路:提出到 2025年淘汰磷肥产能 250万吨,控制在 2000万吨 P2O5/年以下。这意味着 2025年的磷肥产能将在 2020年的基础上还将大幅减少。

  目前行业业绩分化明显,中小型化肥生产企业装置设备落后、环保不达标,面临停产、倒闭。而行业龙头企业凭借资源、规模等优势,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能有效转移原材料波动及生产成本上涨风险,未来行业市场份额将向有技术与产品研发实力的龙头企业集中,行业企业资本性支出将主要体现在生产线技改和化工联产方面。

  此外,尿素等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该公司目前产品覆盖磷肥、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三大板块多个系列,2021年和 2022年公司陆续收购同一控制下的磷矿资源,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跟踪期内,公司复合肥新增产能投产,但产销量并未提升,2022年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化肥产品价格上涨。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全年呈波动趋势,成本管控压力加大,复合肥毛利率均下滑明显。公司向磷化工产业布局,跟踪期内 5万吨/年磷酸铁生产线投产,毛利率受价格行情影响波动较大。未来公司计划继续扩充磷酸铁锂等磷化工产品产能,拟投资规模很大,存在较大的融资压力和投资风险。

  该公司是一家以磷肥(主要为磷酸一铵)、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的生产与销售为主业,其他配套业务为辅的化肥企业。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各类高浓度磷复肥 99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磷酸一铵产能 185万吨/年(含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 15万吨/年),磷矿石 90万吨/年生产能力,同时可配套生产自用的硫酸 280万吨/年、合成氨 30万吨/年、硝酸 15万吨/年。公司是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公司是复合肥行业规模前三甲中,唯一具有钾肥自营进口权的企业,原料采购方面具有一定价格优势,每年进口的钾肥可以满足公司约一半的生产需求。公司其他业务包括现代农业、贸易、餐饮住宿业务等。贸易业务主要为化肥产品及原材料贸易,服务于主营的化肥板块。

  该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化肥业务收入组成,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69亿元、118.02亿元和 159.58亿元,其中化肥业务收入分别为 95.68亿元、112.32亿元 152.0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在 95%左右,其中2022年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精细化工业务系化肥板块向新能源板块的延伸,目前全部为磷酸铁产品的销售,仍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收入为 2.84亿元;贸易业务服务于化肥主业,主要贸易品包括硫磺、磷铵、尿素、钾肥等,2021年开始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因而规模下降,当年实现收入 0.14亿元,2022年增长 24.08%至 0.17亿元。此外,公司经营业务还包括铁粉、盐酸、磷石膏等产品销售收入,2022年其他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4.50亿元,较上年减少 19.07%,占营业收入的2.82%。受主要化肥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影响,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4.18亿元,同比减少2.79%,其中磷肥、常规复合肥和新型复合肥收入分别为 10.72亿元、21.69亿元和 9.42亿元,除磷肥外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2020-2022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18.00%、18.90%和 14.54%,2022年降幅较大,主要因化肥板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分产品来看,2022年公司磷肥毛利率较上年下降 2.18个百分点至 18.36%;常规复合肥和新型复合肥毛利率分别下降 4.68个百分点和 5.84个百分点至 10.01%和 18.38%;磷酸铁毛利率为 24.65%;贸易收入确认由于采用净额法,毛利率为 100%。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业务毛利率较2022年上升 1.19个百分点至 15.73%,主要系化肥业务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带动毛利率回升,而磷酸铁因价格大幅回落毛利率较上年下降 13.24个百分点。

  近年来,该公司根据“基础肥料靠近资源地,二次加工肥靠近市场终端”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陆续在湖北荆门、湖北宜昌、湖北钟祥和四川雷波建立大型基础肥料(磷酸一铵)生产基地,在湖北荆门、湖北钟祥、山东菏泽、河北徐水、广西宾阳、江西九江、吉林扶余、新疆昌吉、甘肃金昌等布局大型复合肥生产基地,从而有效加快供货反应速度,降低原料采购和物流运输成本。截至 2022年末公司具备年产 798万吨复合肥、185万吨磷酸一铵的生产能力(含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 15万吨)和 90万吨磷矿石开采能力,配套生产硫酸 280万吨/年、合成氨 30万吨/年、硝酸 15万吨/年,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具备较强的规模优势。2022年 9月,公司投资 17.3亿元的年产 30万吨合成氨技改项目正式投产,达产后预计将满足湖北三个磷肥基地的合成氨自供。

  该公司生产工艺和技术较为成熟,竞技宝JJb其中硫酸钾复合肥采用低温转化喷浆造粒生产工艺;硫磺制酸采用二转二吸生产工艺;尿基复合肥采用尿素融熔喷浆造粒生产工艺;磷铵采用料浆法生产工艺;合成氨采用水煤浆气化工艺。

  2022年该公司复合肥产能净增加 90万吨,其中江西二期项目中两条 2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万吨新生产线月投产、甘肃金昌基地两条 20万吨新型复合肥料生产线月试车;磷肥产能保持不变。公司新增产能以新型肥料为主,2020-2022年及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复合肥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60.26%、56.43%、52.58%和 51.12%,其中 2022年产能利用率下滑,主要系原材料全年呈现大起大落走势,在三季度的复合肥销售旺季原材料价格急跌导致经销商备货谨慎,呈现出旺季不旺的情形,行业整体以消化库存为主。因复合肥行业产能扩张主要以贴近市场为目的,故行业内整体产能布局较分散,且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产能利用率偏低,公司产能利用率在同行业中属于较好水平。公司磷肥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90%左右的较高水平。

  注:2021年和 2022年产能和产能利用率为按新增产能投产时间加权估算;2023年第一季度的产能利用率已年化。

  在环保改造方面,近年来该公司实施的节能环保项目包括尾气提标升级改造项目、堆场无组织排放改造项目、合成氨大锅炉尾气脱硫脱硝技改和建筑石膏粉生产项目等,2022年公司投资 1.10亿元用于环保技改, 其中在废气治理与回收利用方面投资 0.39亿元,在废水循环利用方面投资 0.50亿元。2022年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指标均达标竞技宝JJb。

  目前该公司核心产品为复合肥和磷肥,市场占有率均稳定在国内行业前三。常规复合肥依托综合性品牌“洋丰”、“澳特尔”,涵盖硫酸钾复合肥、尿基复合肥、高塔复合肥、BB肥等;新型复合肥主要依托“洋丰”、“澳特尔”的子品牌,以及细分性品牌“力赛诺”和“乐开怀”, 涵盖作物专用肥、特种肥料、水溶肥、微量添加复合肥、复合功能性菌肥等多个系列产品,涵盖 200多个品种;磷肥主要为磷酸一铵。总体来看,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品牌定位较清晰,近年来通过强化薄弱市场,加大创新肥料推广,并加强直销和农化服务水平,公司新型复合肥销量占比有所上升。

  从产销情况看,该公司基本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2022年复合肥和磷肥产销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022年公司磷肥外销量 92.97万吨,同比增长 18.84%,另外有 72.18万吨自用;复合肥销量 383.76万吨,同比变化不大,其中常规复合肥销量 292.93万吨、新型复合肥销量 90.83万吨。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磷肥与复合肥销量分别为 31.57万吨和 98.05万吨。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逐渐转型生产盈利能力更强、经营壁垒更高的新型复合肥。

  产品销售价格方面,该公司产品售价随行就市,磷铵产品售价波动较大,而复合肥产品由于其产品特殊性议价能力较强,近年来销售均价整体波动相对较小。2021年主要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支撑和下游需求增长的带动下,磷肥销售均价同比大幅上涨 42.68%,复合肥销售均价同比上涨 17.30%;2022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部分地区紧张局势导致的粮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震荡影响,公司磷肥与复合肥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进一步大幅上涨 31.21%和 30.41%。

  销售方面,该公司销售管理体系由销售部、市场部、物流管理部、技术推广部以及按区域划分的 37个销售团队组成,采取“一级代理直管、深度营销”模式进行统一销售。公司实施积极营销的销售策略:一方面,将一级经销商的设置重心下移至县、乡镇一级,加强了对销售网络的控制力;同时,安排各地销售团队对一级代理商、零售商及农户进行引导、培训,并提供农业技术支持,提高客户忠诚度。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点面结合、纵横交错、重点突出、辐射全国”的营销体系,拥有一级经销商约 6,000多家,终端零售商 7万多家。公司复合肥属于大宗商品,主要依靠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为主,公司设有专门的汽车运输队,并在荆门设有铁路专用线,可将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水路主要是宜昌、四川雷波等港口,可满足两地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需求。从销售区域来看,公司将业务划分为六大区域,其中东北、华北、华南和南方地区销售占比较高,2022年上述区域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13.40%、21.56%、27.90%和 18.48%。2022年公司在境外地区销售额为 17.08亿元,较上年增加 9.45亿元,占比上述至10.70%,订单覆盖南美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等,以美元结算为主, 2022年公司实现汇兑收益 424.52万元。

  销售结算方面,由于磷肥与复合肥销售的季节性较强,该公司在旺季(3-10月)对客户采取适当的赊销策略,根据区域及客户的不同赊销期限为 1-6月不等;在淡季,公司则执行预收货款策略。再考虑到原料储备的季节性,公司在每年 2 -3季度资金链会表现得较为紧张。

  该公司生产过程所需原材料包括钾肥、磷矿石、尿素、合成氨、氯化铵、煤炭、硫磺、硫酸、磷酸铁等。公司采取“集中采购、统一调配”的采购模式,首先汇总各生产单位采购计划,统一安排采购活动,并根据各生产单位所辐射的供应商和运输半径进行调配,降低采购成本并提升采购效率。由于公司下游客户存在季节性采购的特点,使得复合肥行业销售淡、旺季特征明显,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保证复合肥原材料供应,公司会采取淡季低价储备,错季采购的策略。结算方面,公司根据供货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预付和赊购(3个月左右)模式结合,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现汇和银票等。

  在供应商选择方面,该公司与资信好、规模较大、产品质量稳定、供货有保证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建立相应的供应商数据库,从质量、数量、交货期、服务等指标对供应商进行月度、季度、年度量化考评,同时与一些备选供应商建立临时供应关系,以保证相对稳定、持久的原辅材料供应渠道。2022年公司主要供应商变化不大,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为 24.02%。

  根据不同原材料供需特征,该公司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钾肥方面,公司与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钾肥稳定供应。国外的钾肥供应商主要为BPC钾肥公司。

  磷肥方面,该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主要为磷矿石、硫酸和合成氨。其中磷矿石主要通过外采满足,公司与宜昌市夷陵区磷矿管理办公室签订了《磷矿矿化合作协议》,约定后者每年组织当地磷矿企业向公司按市场价供应磷矿石,能基本满足公司生产需求。磷矿石价格以市场价为基础协议价而定。目前公司正在逐步引入成熟的磷矿石资源,预计未来将形成较强的磷资源自给率。硫酸和合成氨主要通过公司配套生产而实现自给,少量需求通过市场进行购买。

  氮肥方面,该公司氮肥原材料采购主要包括氯化铵和尿素,采购渠道多样且稳定。其中,氯化铵供货商主要包括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余部分依据子公司生产情况就近采购,主要合作企业有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鼎尚物流有限公司等。尿素供应商主要包括菏泽市中联农资有限公司以及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等。

  磷铵是复合肥生产的原料之一。该公司磷肥产品基本可以满足自给,其余销售给国内其他无磷资源、但对磷铵有需求的复合肥生产企业。结算模式均为先款后货,主要客户包括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

  2022年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呈现大起大落走势,整体均价远高于上年。其中,磷矿石、尿素、氯化钾和硫磺全年采购均价较上年分别上涨 63.01%、29.94%、80.58%和 127.51%。2023年第一季度,随着尿素、氯化钾和硫磺的供应逐步恢复,并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尿素、氯化钾及硫磺的采购均价较2022年分别下降 1.88%、12.35%和 51.68%;而一季度磷矿石价格仍小幅上涨,采购均价较上年上涨17.41%。总体来看,跟踪期公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公司成本管控能力构成较大挑战,公司根据市场价格行情的变化,对原材料采购量进行适当调整,在淡季时加大原料储备,降低运输和采购成本。

  2021年 7月,该公司控股股东洋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洋丰集团”)履行重组承诺,将雷波洋丰集团将保康竹园沟矿业有限公司(简称“竹园沟矿业”) 100%股权以 53,531.80万元价格转让给公1

  司。截至 2022年末,雷波新洋丰磷矿资源储量为 24.31亿吨,具备 90万吨磷矿石开采能力;竹园沟矿业磷矿资源储量为 9,050.30万吨,平均地质品位为 24.93%。2022年 2月 25日,竹园沟矿业取得了湖北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 180万吨/年,有效期五年,目前竹园沟矿业选矿等配套项目正在推进中。2022年,公司磷矿产量为 72.04万吨,磷矿自给率为 16.06%。

  该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复合肥生产企业,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和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分别在荆门和北京总部设立研发基地,专注研发推广各类新型肥料,近年来对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2020-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0.59亿元、0.77亿元和 0.82亿元。目前,公司与国际国内权威专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优势企业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专用肥试验示范;国际合作方面,与德国康朴等国际肥料行业知名企业和肥料专家合作,聘请多位国际肥料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肥料生产技术和工艺。截至 2022年末,公司本部有效专利 137项,子公司新洋丰中磷有效专利 58项专利、宜昌新洋丰有效专利 17项、新洋丰新型建材有效专利 14项。

  在产品创新研发方面,该公司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在氮、磷和中微量元素增效方面开展合作,成立了 MAX-IFIC 国际新型肥料创新中心,旨在对标和超越国际一流产品,结合我国农业需求,设计出高端新型肥料产品。近年来公司进一步优化了水溶肥体系产品;围绕双效抑制技术开发了玉米肥和油菜肥;基于生物增效技术推出了“福康多”和力赛诺旗下“根力壮”“果优美”“八珍素”“探萃”“圣藻源”等特肥系列产品;围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开发了“高富专”系列产品;通过转化节肥增效技术,推出了适用于大田作物的水稻肥、花生肥、油菜肥、马铃薯肥、桉树肥、果蔬专用肥等。

  该公司精细化工业务系化肥板块向新能源板块的延伸,目前仅包括磷酸铁产品的销售,仍处于起步阶段。磷酸铁处于磷化工产业链的中游,是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重要前驱体。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对磷酸铁锂的高需求推动,上游原料磷酸铁需求向好。

  2021 年为丰富磷化工产业链的产品布局,抓住新材料市场发展机遇,该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洋丰楚元”),重点布局磷酸铁、工业级磷酸一铵、精制磷酸、无水氟化氢、白炭黑等项目,拓宽磷化工产业链。首期 5万吨/年磷酸铁生产线月建成投产,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标生产并出货,当年实现产量 2.02万吨、销量 1.7万吨、收入 2.84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产量 0.53万吨、竞技宝JJb销量 0.57万吨、收入 0.71亿元。

  该公司贸易业务由公司贸易分部负责,目前主要通过传统商贸经营模式销售化肥以及化工制品等产品,公司主要贸易品包括硫磺、磷铵、尿素、钾肥等。2020年贸易业务收入为 2.30亿元,毛利率为2.92%。自 2021年起,贸易业务收入采用净额法核算,2021年、2022年和 2023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净收入 0.14亿元、0.17亿元和 0.05亿元。

  货款结算方面,该公司与供应商进行结算时,基本是现款现货,当月结清,上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下游客户主要为化肥生产企业以及其他贸易企业,基本上采用现款现货方式进行结算,当月结清。

  2021年 7月 23日,洋丰集团作为业绩承诺方与公司签订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协议约定雷波新洋丰在业绩承诺期间应实现

  经审计的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2021年度、2022年

  度和 2023年度分别将不低于人民币 827.00万元、2,430.00万元和 3,063.00万元。若雷波新洋丰的实际净利润低于承诺数,股

  权转让方应向公司补足。2021年雷波新洋丰实现扣非净利润 1,134.31万元, 2022年雷波新洋丰实现扣非净利润 4,473.53万

  (2) 盈利能力 图表 15. 公司盈利来源结构(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新洋丰所提供数据绘制。

  从利润结构来看,该公司收益基本来自磷肥、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等业务经营收益,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收入较为有限。2020-2022年公司营业毛利分别为 18.13亿元、22.30亿元和 23.20亿元,其中 2022年磷肥、常规复合肥与新型复合肥毛利占比分别为 26.14%、37.29%和 25.81%。同期公司经营收益分别为 11.52亿元、14.55亿元和 15.95亿元,逐年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同比减少 11.42%至 6.95亿元。总体来看,公司为复合肥行业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在同行业中处在较高水平。

  2020-2022年该公司期间费用分别为 6.46亿元、7.16亿元和 6.40亿元,主要由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构成,其中 2021年随着业务规模扩大有所增长;2022年公司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规定,将原本放在管理费用中的与存货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调整至营业成本,致使期间费用下降。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为 2.78亿元、2.59亿元和 0.82亿元。

  2020-2021年公司融资规模较小,利息支出数额不大,且有部分利息收入,故财务费用持续为负值;2022年度随着债券及贷款利息支出同比增加,同时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公司财务费用增加至 0.20亿元。

  近三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 6.41%、6.07%和 4.01%,呈下降趋势。同期公司分别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与信用减值损失合计-0.18亿元、0.06亿元和 0.23亿元,其中 2022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0.0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 0.22亿元,主要为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3.74%,同比下降 1.41个百分点。同期公司资产与信用减值损失合计 0.27亿元,主要为计提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未完)

友情链接
  • 我们的热线0898-08980898
  • 我们的邮箱admin@huaxiuhuishou.com
  • 我们的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 我们的微信号aa123456789

留言主题

网站地图